扫一扫
分享文章到微信
扫一扫
关注官方公众号
至顶头条
来源:zol 2008年6月30日
关键字:
在本页阅读全文(共3页)
测试中E8500保持默认状态,为了给3.17GHz的Core 2处理器提供充足的带宽,展现实际的测试数据,我们使内存5:8异步工作在DDR2-1066,延迟设2T-5-5-5-15。
SuperPi-1M测试
EVEREST缓存测试
国际象棋测试
WRAR测试
●点评与前瞻
从这些测试数据中我们可以觉察出E8500的执行效能超过了同频下的E6000系列处理器,笔者认为在处理器核心架构和流水线级别不变的前提下,这完全得益于二级缓存连接路数的增加。从8-way到16-way,再到现在的24-way,连接路数每增加一次,同频下Core 2处理器效能就提高一些(用SuperPi可对比出结果)。由此可以推测,二级缓存交互带宽似乎是制约核心计算性能的重要因素,Intel最近两年的工作除了改进Core 2处理器的制程,可能还致力于增加二级缓存带宽,以求激发出Core 2架构更多的潜力。
有了这些先天优势,Intel让E8000系列完全取代E6000应该只是时间问题。预期不会太久用户们就能以合理的价格购入这样一颗次世代处理器。
濡傛灉鎮ㄩ潪甯歌揩鍒囩殑鎯充簡瑙T棰嗗煙鏈€鏂颁骇鍝佷笌鎶€鏈俊鎭紝閭d箞璁㈤槄鑷抽《缃戞妧鏈偖浠跺皢鏄偍鐨勬渶浣抽€斿緞涔嬩竴銆�